如果一家车企带着明显的性价比标签,人们一般不会对它的盈利能力有过高的期待的。比如对于比亚迪,很多人的印象还是停留在单车盈利三千块。
就好像郑智化唱的那样:我的口袋,有三十三块,其他的钱都落入了别人(特斯拉)口袋。
直到那一天的惊鸿一瞥,我看到一条宛若游龙的曲线,才惊奇地发现,比亚迪的汽车业务毛利率竟然已经跟特斯拉一起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只有一步之遥,就站在了同一条水平线!
在一些人的眼里,特斯拉单车利润高达七万,割韭菜的镰刀舞得飞快,他们不惊诧。
理想汽车加了沙发冰箱大彩电,46万的价格号称500万内最好的SUV,只交付了两款车型,刚成立七年时间就要跟亏损说再见,他们不惊诧。
比亚迪的单车利润站上了24%,他们倒是惊诧了!
讲真,对于比亚迪汽车销量的爆发,我是有先见之明的,但对其汽车业务毛利率的节节上行,我也是后知后觉,颇有些惊诧的!
对电动车企来说,2022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缺芯贵电,电池包的价格涨了好几万,芯片的炒作还是那么贪婪,这一年,口罩的反复也让所有的车企痛苦不堪。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绝大多数车企,包括骄傲的特斯拉在内,汽车业务的毛利率都是不断下滑的。
特斯拉整个2022年的汽车业务毛利率从高到离谱的32.9%一路下滑到25.9%,跌了七个百分点。
蔚来也没好哪去,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蔚来的毛利率分别为19.5%、18.6%和20.3%,到了2022年第一至第三季度,其毛利率下降为14.6%、13%和13.3%,同比来看,也是下滑了5—7个百分点。
疾风知劲草,越是在风雨飘摇的时刻,才能发现谁才是真正的中流砥柱。
支撑中国电动车市场在2022年继续高歌猛进的,非比亚迪为首的自主品牌三剑客-比亚迪、长安、吉利莫属。
头顶一片天,脚踩一块地,同样面临缺芯贵电,一样遭遇疫情封控,独独比亚迪,在汽车业务的毛利率上走出了一条昂扬的曲线。
2022年一至四季度,比亚迪销量节节攀升,单季度销量从第一季度的28.5万辆、二季度的35.5万辆、三季度的53.8万辆一路提升到四季度的69万辆。
汽车业务的毛利率也随着一路上行,从一季度的15.8%缓慢爬升到二季度的17.8%,继而大幅攀升至三季度的22.8%,到了第四季度,毛利率就来到了24%,眼见着就要跟特斯拉撞个满怀。
在友商纷纷拉胯的背景下,比亚迪却来了个芝麻开花,这么拉仇恨的亮眼成绩,比亚迪是怎么做到的呢?
正所谓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这么大体量车企的成功当然原因是方方面面的,篇幅有限,我只提一点:成本控制。
不久前,比亚迪发布了2022年的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年度营业收入突破420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亿~170亿元,同比增长425.42%-458.26%。
再算上比亚迪去年186.8万辆的销量,比亚迪的2022有两个核心亮点:销量增长了一倍半,利润增长四倍半。
利润增幅足足有销量增幅的三倍!难道这就是贾跃亭口中的生态化反?
智慧的网友肯定会说垂直整合、规模效应,产量上去了单价下来了,可不就是挣得多了吗?这个道理只对了一半,想想隔壁的特斯拉?
在我看来,特斯拉的“以成本定价”做得并不坚决,真正在成本控制上做得最坚决的还得是比亚迪:该花的钱要花,不该花的一分钱不花。
比如比亚迪的年销量都已经到了180万辆这个级别了,今年要保底三百万辆冲击四百万辆了,比亚迪还是非常另类的不搞自己的超充。
之前我还有一点不大理解,直到前段时间看了蔚来的NIO Day,我才明白了,说到薅羊毛,比亚迪才是高手中的高手啊。
2022年NIO Day上,蔚来公布了换电站、充电桩的铺设个数,同时公布了服务第三方品牌的数据占比。
根据蔚来的数据,蔚来充电桩服务第三方品牌的占比达到了80.5%,其中,服务比亚迪的用户占比甚至超过了蔚来本身!
比亚迪在成本控制上的做法,非常值得蔚来这种大手大脚惯了的车企效法,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毛利率就是这样一个百分点一个百分点慢慢提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