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车展新闻 » 正文

光谷企业家日| 群雄聚力风口竞逐, 光谷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崛起

发布时间:2023-01-04 21:30:07 热度 (325)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4日讯 汽车制造被视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国制造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汽车也是交通领域的核心组...

关键词: 汽车业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4日讯 汽车制造被视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国制造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汽车也是交通领域的核心组成,决定着人们的出行体验和城市运行效率。当前,汽车行业正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

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要建设制造强国、交通强国,就绕不开汽车强国的建设。

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赛道风起云涌的2022年,全球每卖出10台新能源汽车,中国占6辆,中国每卖出10辆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占3辆。

2022年2月16日,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工委(扩大)会上,光谷正式宣布加入“新势力造车”。

这一年,光谷宣布入局“新势力造车”,加入这一全球风口竞逐,出台《东湖高新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0)》,谋划建设总面积35平方公里的智能网联大终端产业园,力争要在2025年产业总规模达3000亿元,带动“光芯屏端网”扩容升级。

目前,中国光谷在汽车“软实力”“硅含量”方面累积了较强竞争优势,已培育和引进200多家新能源、自动驾驶领域企业,形成了令人羡慕的较为健全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涌现了朱敦尧、郝义国、程建伟、杨志勇、李林峰等一批科学企业家,他们对目标抱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专注执着精神,以永不停歇的探索精神,敢于冒险的创新精神,不断挑战全新技术,引领行业发展。

近几年来,光谷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资源不断聚集,头部企业强强联手协同创新、抱团开拓市场呈现加速态势:我国智能汽车电子软件领域隐形冠军企业光庭信息,目前正与中国无人驾驶30强企业极目智能合作开发适合老年司机的智能刹车系统、安全辅助驾驶系统;海微科技与华星光电、京东方等合作,将高端显示技术搭载到车上,已在全球率先让柔性显示屏上车应用。

武汉二进制半导体公司宣传片截图。

“对事业,持有‘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的毅力;对使命,秉有‘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信念。”由中国信科集团与东风汽车公司联合发起在光谷设立武汉二进制半导体公司,总经理杨志勇牢记初心使命,立志带领团队为湖北及我国智能汽车“大脑”补上短板。该公司为湖北汽车产业链补上车规级MCU(汽车微处理器芯片)关键一环,标志着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这两大湖北优势产业实现强强联手。

光谷,为车谷产业创新提供智慧源泉;车谷,将光谷创意科技变为产业现实,必将成为湖北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引领力量,不但能增强湖北汽车产业链韧性,还将提升湖北汽车创新链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竞争力。

光谷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荣凯认为,“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下半场,光谷可以将‘光芯屏端网’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中的‘车路云图’深度融合,加速相关产业纵向和横向延伸,实现集群式快速发展”。

不断挑战全新技术,一批光谷企业家带领企业掌握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

2022年11月23日,武汉光庭信息董事长、武汉大学卫星导航中心教授、工信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政策特聘专家朱敦尧飞赴日本“抢订单”。12月4日,浙江省商务厅率该省“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首发团组出访欧洲,朱敦尧比他们提前11天出动。

朱敦尧。

早起的鸟儿有食吃,在别人还没有动作之前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一直是光庭信息的前进风格之一。20年前,光庭信息作为我国车载导航行业开拓者之一,率先从日本将导航系统特别是导航数据存储格式技术介绍到国内,并在全球创造性地确立了以PC分布式数据库管理技术代替大型工作站进行数据编译的技术路线。2008年,光庭与日立公司合作,制作出全球第一个真正支持导航数据差分更新的系统并在全球量产。

作为创业板上市企业,如今的光庭信息在智能车云数据、智能电动控制、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智能软件等领域掌握了汽车电子软件核心技术,是国内领先的全栈全域一站式汽车电子软件服务企业。二十年来,光庭与世界500强汽车OEM 厂商中44%的企业客户有过业务合作,与全球60%顶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进行合作。

“从一个领域迈向另一个领域,跨度大,需要有不怕失败、敢于冒险的探索精神。”朱敦尧说,光庭信息的“DNA”中就包含“不断挑战全新技术”,“无中生有是我们的生存法则之一—不是说我们现在能做什么?而是产业需要什么,我们就去解决什么。”

正是在这样的企业基因的引领下,光庭信息一路从车载导航娱乐应用系统起步,逐步扩展到车身仪表和座舱系统,再跨越到电动汽车的底盘控制系统、自动驾驶智能软件,形成了汽车电子的全域技术体系。截至目前,该公司共拥有已授权专利11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96项。

光庭与日本电产合力打造的全球第一款三合一电动汽车驱动总成“E-Axle”目前已经装载超过34万辆汽车。丰田汽车全球超过70款以上的车型搭载了电装光庭开发的智能座舱软件。

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光庭在业内率先提出“超级软件工场”,基于公司二十年形成的技术货架、工具链和数据等先发优势,结合光庭在软件工程领域打造中国流的开发体系,引入知识图谱技术,构建智能化软件开发平台,形成“人-工具-数据”融合的智能化开发技术体系,实现人机协同的软件开发新模式。

光庭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产业园。

目前,光庭还与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成立了“智能软件工场”联合实验室,共同研究面向智能化软件工场的关键理论和核心技术。公司还在光谷打造了全球首个以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为主题的万人软件产业园,聚焦汽车电子软件研发。

目前,该产业园一期已投入使用,二期正在动工开建。产业园已汇聚了与电装、艾莱希斯等世界500强合作企业的入驻,与光庭信息形成“战略、技术、资本”全方位的生态协同。未来将协同合作伙伴、产业链上下游,通过软件应用和价值的不断扩张,融合创新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生态,加速产业汽车数字化转型。

程建伟。

与光庭信息携手加速奔跑的极目智能,由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博士程建伟于2011年创办,坚持走自主研发之路,“做一家受人尊敬的技术公司”,不断探索行业前沿技术,掌握已成长为领先的智能驾驶方案提供商、中国无人驾驶30强企业,研发推出的驾驶辅助技术,车道识别精度达到厘米级,在商用车驾驶辅助领域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在汽车缺芯潮的影响下,不少主机厂对国产化方案提出明确需求。2021年12月,极目智能正式发布业界首款“全国产化”车规级 L2 驾驶辅助方案,该方案核心组件均来自国产供应商,具备技术领先、高性价比、供应有保障等优势。目前,该方案已获得10余家乘用车及商用车主机厂定点。

“与传统产业不同,近几年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产品进化非常快,快鱼吃慢鱼,我们必须适应这种快速变化的节奏,保持强适应力,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模型,打造创新产品。”程建伟介绍,目前,极目智能联合大型车厂正在研发攻关的全自动辅助导航驾驶系统(NOA),目标是实现汽车在高架高速路段上完全自动驾驶,2022年已成功完成城市复杂弯道道路第一阶段测试,近期将进行第二阶段路测,正式量产的目标志在必得。

“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光谷智能网联和新能源产业链优势持续凸显

过去,软件只是汽车的一部分;如今,软件的水平则决定了汽车的价值。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对芯片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汽车电子占整车成本持续上升,软件代码在汽车产品的比重不断增加,汽车产业供应链生态体系不断革新,产业核心竞争要素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业内认为,未来智能电动汽车90%的竞争力、差异化和客户体验都取决于软件,“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已经到来。

在202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未来出行变革论坛”上,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发布《2022中国汽车软件产业发展白皮书(框架)》(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中国汽车软件行业2018年市场规模为171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264亿元,2023年可能会增长至351亿元。2023年全球汽车软件市场规模将超275亿美元,软件和服务能力成为未来汽车产业最重要的竞争力。

“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时代已经结束。”汽车界一位大佬2020年发出了这声感慨,人们发现汽车“新四化”带来的技术变革,正逐渐颠覆着传统汽车产业。

李林峰。

位于光谷的武汉海微科技则用高速发展印证了这一趋势。成立于2012年的海微科技,10年专注于汽车电子产品研发和设计,主要产品包括汽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高清车载显示大屏、车联网远程监控终端等。

“我们立志在新一轮汽车智能化变革中,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新势力。”海微科技创始人李林峰介绍,近几年,公司实现高速增长,2020年营收破亿元,2021年营收已过3亿元。目前,公司客户覆盖东风、蔚来、理想等知名汽车厂商。

中国光谷在汽车“软实力”“硅含量”方面累积了较强竞争优势,聚集了以小米、腾讯等80余家智能软件头部企业,相继引入四维图新车载芯片、蔚能、中科创达智能创新总部、斑马网络华中总部、中海庭全国总部、华测导航武汉研发和制造基地等项目,导入车载芯片、车载半导体、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高精度地图技术等生产研发资源。

在车载芯片领域,培育了聚芯微、华引芯等多家潜在独角兽企业,拥有全球第二的EDA供应商新思科技、长江存储、武汉新芯等头部芯片企业;在车载半导体显示领域,光谷重点布局的深天马2020年市场份额达到14.3%,TCL华星斥资75亿元重点布局车载显示器;在智能座舱领域,国内每10台新能源汽车有6台PTC加热器来自武汉华工科技,空调温度传感器全球市场份额占据70%以上。

在车联网领域,光谷集聚了华为、中兴、中国信科等为代表的100余家通信产业链企业,是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承载者;在电池技术、智能数据领域,全球首个BaaS技术及商业模式创新公司——蔚能落户光谷。

光谷还聚集了以霍尼韦尔、圣戈班、英瑞杰、李尔汽车等世界500强为龙头的一批汽车零部件企业,以理工通宇、合康动力、亿纬锂能等为代表的行业头部三电企业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在采用“终极清洁能源”的氢能汽车领域,光谷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2022年7月,位于光谷的氢能汽车整车项目格罗夫,正式交付首批49吨氢能重卡订单,成为格罗夫市场化商业示范运营的一个里程碑。这是格罗夫继商用车、城市电商物流轻卡量产后的又一款创新产品。公司董事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特聘教授郝义国,以一位科学企业家的眼光,带领公司团队坚持“以领先科技挑战低能耗极限、超长续航”,打造全球市场竞争力。

近几年来,光谷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资源不断聚集,头部企业强强联手协同创新、抱团开拓市场呈现加速态势。光庭信息总经理王军德认为,光谷拥有一批汽车软件、传感器、3S、芯片等领域的优秀企业,具备大力发展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的基础条件,但是,光谷要发展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智能网联和新能源产业高地,还需要更多的头部领先企业,需要更多的资源协同,以快速形成更大的区域优势。

“光车联动”开新局,成为湖北汽车产业发展重要引领力量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变革,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趋势推动着这场革命,新的产业秩序正在形成。

中国光谷。

“虽然当前汽车网联产业是百花齐放,但并未出现绝对意义的头部企业,大都处于培育期。”奥维咨询全球董事合伙人张君毅认为,对比传统汽车产业来说,我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部分领域领先于国际同行,这对于长期处于跟跑状态下的中国汽车产业来说,是领跑全球的机会。但是,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还面临集中度不高、尚不成熟的特点。

日前,湖北迎来一个好消息,武汉市牵头的“武襄十随”汽车集群入围工信部公布第三轮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这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串联汽车产业带的城市群汽车集群。

汽车是湖北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以武汉为龙头,形成了包括孝感、随州、襄阳、十堰在内,纵贯千里的汽车走廊,成为全国重要的轻重型商用车、中高档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和关键零部件基地。2021年湖北省汽车产量达210万辆,汽车产业营业收入6942亿元,均占全国份额的8%,排名全国第四。

汽车生产车间。

武汉市提出,未来到2025年,该集群产值要跨越万亿台阶,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超40%,智能网联汽车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千亿量级,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大走廊,武汉智能网联汽车已然驶进快车道。

下一代软硬协同技术是车企智能化转型和量产高阶智能驾驶中的重中之重。2022年3月,由中国信科集团与东风汽车公司联合发起在光谷设立武汉二进制半导体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为湖北汽车产业链补上关键的车规级MCU(汽车微处理器芯片)关键一环,标志着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这两大湖北优势产业实现强强联手。与此同时,光庭信息、极目智能等光谷科技企业与东风汽车在自动驾驶方面也开展技术攻关、软件技术服务等广泛性合作。

光谷,为车谷产业创新提供智慧源泉;车谷,将光谷创意科技变为产业现实,“光(谷)车(谷)联动”必将成为湖北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引领力量,不但能增强湖北汽车产业链韧性,还将提升湖北汽车创新链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竞争力。

光谷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荣凯认为,发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光谷有着良好的基础,形成了较为健全的产业链;以创新为基因的光谷,培育了武汉49%的高新技术企业,诞生了武汉71.5%新增发明专利,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位居全国高新区第一。

朱敦尧认为,湖北是汽车大省,其中车谷有乘用车、商用车优势,光谷有科教优势、人才优势和光电信息等产业优势,建议车谷、光谷进一步加大联合攻关力度,共同探索行业前沿技术,加快形成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优势。

(长江日报记者陈卫东 通讯员张娈 张馨月)

标 签 汽车业